首页 资讯 正文

再访前戚村:庭院开出浪漫花

体育正文 158 0

再访前戚村:庭院开出浪漫花

再访前戚村:庭院开出浪漫花

时(shí)隔6个月,再次见到潘立鑫时,老汉的房前屋后已种满玫瑰花苗。 潘立鑫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刘圩镇前戚村生活了(le)60年,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,但琢磨怎样把玫瑰花种好,对他来说还是(háishì)人生第一遭。 玫瑰花好(hǎo)养,对土壤肥力(tǔrǎngféilì)要求不算高,控制好间距,及时浇水施肥很容易成活。更重要的(de)是,玫瑰花期在端午节前,恰好与农忙错开。这让潘立鑫很高兴,家门口闲着的地忙了(le)起来,玫瑰花既好看又能挣钱。 在前戚村(qīcūn),种玫瑰花逐渐成了一股潮流。 今年年初,前戚村“两委”结合村情和市场销售(xiāoshòu)情况,号召村民发展玫瑰花(méiguīhuā)种植特色产业。 “村里(cūnlǐ)留守老人多,通常有(yǒu)在房前屋后种菜的习惯,但不成规模,更谈不上经济效益。”中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驻前戚村第一书记朱鹏飞(péngfēi)介绍,2024年9月,驻村工作队协同村“两委”成员和村内种植能手、村民代表(cūnmíndàibiǎo)一起,赴山东平阴等(děng)地考察玫瑰种植加工产业,在那里,玫瑰花摇身一变成为玫瑰饼、玫瑰精油,附加值翻了好几倍。 潘立鑫(左一(zuǒyī))与朱鹏飞(右一)交流玫瑰种植经验。人民网(rénmínwǎng) 胡雨松摄 玫瑰一般(yìbān)采用订单式种植,第三年进入开花期,每亩地可以收获1000斤以上鲜玫瑰。前戚村党组织负责人马苏和(hé)朱鹏飞算了(suànle)一笔账,鲜花瓣市场收购价约在每斤4元,但如果能把玫瑰花初加工(chūjiāgōng)留在本村,作为原料的玫瑰花市场价能达到每吨6万元上下。 利润可观,市场稳定,更重要(zhòngyào)的是,种玫瑰也符合前戚村村情:闲人闲时闲地都被调动起来,玫瑰花(méiguīhuā)苗之间还能再套种花生或玉米(yùmǐ),符合村民生活习惯。 “花苗费用有村里支持,去年冬天种下,今年春天已经结出一些花,卖上了钱。”蹲在地上,潘立鑫查看(chákàn)着(zhe)花苗长势,憨憨一笑,“村里能带着我们做事业,会(huì)越来越好。” 和大多数皖北农村一样,过去(guòqù)很多年里,前戚村和这里的村民,都(dōu)在为了家门口耕地(gēngdì)忙活着,温饱不成问题,但村子距离“有产业”,尚有一些距离。 “谁不盼着村里(cūnlǐ)更好呢(ne)!”马苏在前戚村(qīcūn)工作生活多年,见证村里产业一轮又一轮变化,瓜蒌基地、拖拉机租赁、薄壳山核桃基地……马苏分析,缺乏深度加工,是各项产业停留在“小打小闹”阶段的(de)症结所在,这次推动玫瑰产业由小变大,关键要把玫瑰加工留在村里。 栽种后的第一个春天,玫瑰已在房前屋后(wūhòu)绽放。受访者供图 从“鲜花”到“干花(gānhuā)”,一字之变,少不了固定资产投入。然而,不到20万元的(de)设备投入,却让前戚村有些捉襟见肘。 商议之下,驻村工作队决定将十万元选派资金(zījīn)用于玫瑰花(méiguīhuā)烘干房的建设,中石油安徽(ānhuī)销售公司也拿出部分资金支持玫瑰花冷藏柜购买,解决了前戚村“浪漫经济”创业初期的燃眉之急。 朱鹏飞等历任驻村工作队队员,还利用企业的信息渠道和(hé)市场资源,为村民联系优质(yōuzhì)花苗供应商和产品收购商,保障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,探索开展玫瑰花(méiguīhuā)产品线上线下展销活动(huódòng),将前戚村的玫瑰花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这种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(chǎnyè)链帮扶模式,有效降低了村民的市场风险,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。 “自2017年中石油与前戚村帮扶结对(jiéduì)以来,驻村工作队实打实地帮村里解决了很(hěn)多困难,小到在农忙时给我们送油到田间,大到在村里修一座(yīzuò)桥,支持产业转型,都很实在。”马苏说。 一朵朵玫瑰花在房前屋后大面积盛开,想看到这样的场景,需要等到2028年(nián)春季。按照工作计划,那时朱(zhū)鹏飞早已结束驻村(zhùcūn)工作,重新回到公司成为一名职员。 固然会有遗憾,但朱鹏飞更相信,只要大伙一茬接着一茬干(gàn),再访前戚村时,房前屋后的玫瑰将开得(kāidé)更灿烂。
再访前戚村:庭院开出浪漫花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